印巴两国前大使共话南亚地区前景【阿富汗学术编译系列第8期】
导读: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庆祝了其独立75周年。在两国的历史进程中,边界冲突和克什米尔领土的争端一直是两国之间反复冲突的根源。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军事实力的变化以及长久的不信任,继续阻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的崛起和随之而来的大国竞争使伊斯兰堡和新德里的战略考量更加复杂。在这篇文章中,美国和平研究所采访了巴基斯坦前驻美大使贾利勒·阿巴斯·吉拉尼和马利哈·罗德尼,以及印度前驻美大使尼鲁帕玛·拉奥和阿伦·辛格,以了解他们对各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安全挑战以及对美国和其他全球大国在该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的作用的看法。
在辛格瓦-阿塔里边境口岸,身着黑色制服的印度边防部队官兵,与巴基斯坦边防部队官兵一起参加每日降旗仪式。(丽贝卡·康威/纽约时报)
一、在独立75周年之际,未来5到10年内,两国面临的主要外交政策和安全挑战是什么?
拉奥(印):现在是全球政治严重动荡的时期。权力格局并不稳定,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正在慢慢消失,通过谈判达成的多边或区域性解决长期存在的地缘政治问题和战争的方案也不再有保障。
罗德尼(巴):巴基斯坦最大的安全挑战将继续来自邻国——阿富汗不稳定的局势以及与印度的不稳定关系。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挑战将是如何驾驭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大国之间日益加剧的对抗,巴基斯坦与他们有着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辛格(印):世界格局正从单极转向多极阶段。印度将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处理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大国的关系。印度和美国的利益日益趋同,特别是在印太地区,双方在贸易、投资、技术和军事等方面的联系也在不断增强。
二、在独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历了反复的敌对行动,但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一个临时的停火协议。两国如何在此基础上使双边关系更加稳定?
吉拉尼(巴):由于各种国内、地区和全球因素,两国在过去的七十年里解决争端所作尝试并不成功。自独立以来,巴基斯坦和印度发生了多次战争、边境冲突和军事对峙。两国还继续存在领土争端、军事对抗和历史争端。
辛格(印):尽管目前两国政府之间没有公开的对话机制,但停火仍得以维持。2003年至2008年,双方也曾达成过有效的停火协议。当时有一个旨在促进合作的对话进程,据报道,还有一个讨论争议问题的秘密对话。但这一对话进程在2008年被中断。
罗德尼(巴):处理与印度的艰难关系将继续困扰着巴基斯坦。两国对话已中断多年。2019年,在印度非法合并和分裂有争议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后,贸易中断,外交代表权被降级。2021年的秘密对话将解冻的希望变成了失望,因为除了再次承诺遵守控制线停火外,两国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没有取得进展。
拉奥(印):重要的是,两国沿控制线的停火协议应保持不变,而且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挑起亲巴分离主义分子的企图应该停止。如果这种活动继续下去,对两国关系就不应抱有任何幻想。尽管历届印度政府都试图与巴基斯坦关系正常化。但当面对过去几十年关系的动荡历史时,印度公众对于巴基斯坦的和平谈判几乎没有什么耐心。考虑到这段动荡的历史,国内共识是在与巴基斯坦打交道时要采取坚定的态度,拒绝和解。
三、如何评估地区稳定以及与邻国和其他大国,如美国、中国或俄罗斯的关系?在未来25年里,需要外部伙伴提供什么帮助来确保南亚的和平与稳定?
拉奥(印):我认为全球的共识应该是支持南亚八国的区域一体化,并主张将其作为该区域安全和繁荣的前进方向。中国是一个全球大国,而不是南亚国家。中国在该地区推行的政策议程试图挑战印度(印度是南亚区域一体化计划的核心国家),而不是与之合作来实现这种一体化。
辛格(印):虽然外部伙伴有时在缓解紧张的局势或冲突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他们参与南亚事务并不一定有助于合作和稳定。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早先时候利用与美国的关系,现在又利用与中国的关系,以维持对印度的敌对和消极态度。如果外部大国退一步,并宣布愿意支持南亚深化经济联系的倡议,它们就可以在当前环境下发挥有益作用。然而,在当前大国之间激烈竞争的阶段,我对这种可能性的态度并不乐观。
罗德尼(巴):外部势力可以发挥建设性的外交作用,帮助两国重新启动一个的和平进程,这个进程在过去,曾有过一些希望。紧张的局势、未解决争端的阴影和双方的地缘政治考虑,使两国从经济领域的贸易和互联互通中获益的期望变得不再重要。如果两国解决了他们悬而未决的争端,那么与贸易和互联互通有关的实际问题应该不难解决。经济交往带来的和平红利将是巨大的,但可能需要外部干预来推动两国朝这个方向发展。
来源:https://www.usip.org /publications/2022/08/india-and-pakistan-75-prospects-future
翻译:李若余
校对:陈滟鹭
编辑:胡 宁